记者在海宁“爱心教室”为新居民子弟当志愿者 爱心,撑起公益课堂十三年

日期:2022-02-07 16:32:10  来源:杭州网

清晨7时不到,海宁市硖石街道西山社区居委会3楼的多功能厅里,专职社工打开了空调,开始为今天的课堂做准备。紧靠门边,有好几张签到表,正等待前来上课的孩子们……

这里,是名为“爱心教室”的暑期特殊学堂,接收的基本是假期家人无暇照顾的“小候鸟”。从2010年开设至今,累计有2000多名新居民子弟来到这里上课、3000多名的志愿者来此奉献爱心。


(资料图片)

是什么力量,支撑着一个社区连续举办了13年暑期公益课堂,并且越办越好?带着这些疑问,近日,我们来到“爱心教室”做了一回志愿者。

居民盼什么,我们就干什么

上午8时,200多平方米的教室里,120多名学生坐得满满当当,他们大多数是新居民子弟。

“我们的日常运作主要依托志愿者团队,有的负责授课,有的负责维持课堂秩序,还有的负责后勤保障。”邱晔是西山社区的专职社工,负责“爱心教室”今年的日常运转,她给我们分配了今天的任务——协助志愿者老师上课,并参与后勤保障。

来到教室,邱晔给我们看了一张课程表,暑假作业辅导、手工创作课、趣味历史课、心理课、户外活动……“爱心教室”每年7月初开班,8月底结业,每周上课5天,每天7节课。上午8时上课,下午4时半下课。课程安排丰富多彩。

第一节课是1个小时的早自习,做暑假作业。我们和其他10多名志愿者分工,1人分管数名学生,分排就座可以及时答疑解惑。一时间,教室里只听见沙沙的写字声。

早自习结束,趁着课间休息,西山社区党委书记金美凤为我们介绍了“爱心教室”的由来。

西山社区居民1万多人,新居民占三分之一。2009年,西山社区开展了一项调查,结果显示,社区里约有70%的孩子暑假期间无人看管。

“居民盼什么,我们就干什么!”在找准新居民的需求后,金美凤下了决心。第二年夏天,西山社区“爱心教室”项目就开张了。

“‘爱心教室’最初是一间50多平方米的活动室,由社区工作人员兼职,帮忙照看孩子们,抽空辅导暑期作业。”金美凤说。

但没想到,首期报名只有几个人,家长们不太相信会有这样的好事。金美凤就和社区干部挨家挨户上门沟通,最终,在西山社区居委会老大楼的一间小屋子里,两三个社区工作人员,7个新居民子弟,第一期“爱心教室”开课了。

耐心是我们的法宝,皮孩子也很服管

轻柔的音乐响起,上课时间到了。我们迅速回到教室,进入角色。

“前天我们去参观了平湖的中国航天科普馆,今天就一起来学习折纸飞机和相关原理吧。”在讲台上,几名来自中国计量大学的志愿者老师正在播放PPT进行讲解,我们则和其他志愿者一起为孩子们分发折纸材料。

1张纸能折出10多款飞机、纸飞机是怎么飞起来的、哪种样式的飞机可以飞得更远……老师的讲解勾起了孩子们浓厚的兴趣,我们则忙着帮助孩子们尝试不同的折纸手法,一时间课堂氛围格外热烈。

“我们提前半个月就开始准备课表了,根据大家所学的专业及特长,每节课指定负责人。”下课后,中国计量大学志愿者任翔雯告诉我们,他们团队近20人,在这里实践一周。

“爱心教室”办起来后,怎样让孩子们学到更多知识,是大家非常关心的问题。

“现在我们的师资力量来自海宁关工委,还有中国计量大学、杭州师范大学、上海电力大学、吉林建筑大学等高校的大学生志愿者。和社区签约的7所高校每年都会组织团队来这里开展社会实践。”邱晔介绍。

“爱心教室”吸引了众多爱心人士加入。开办的第二年,就有退休老党员、热心居民来帮忙维持秩序;第三年,各地义工、大学生志愿者加入,四面八方的爱心源源不断地汇聚起来……

如今,“爱心教室”已不限于单一的看管、作业辅导,增加了许多课本外的知识与实践——制作海宁非遗硖石灯彩、去盐官看潮、去南湖瞻仰红船。“大家希望能让孩子们多学多看,融入海宁。”邱晔说。

“吃午饭啦,大家回到自己座位坐好!”中午11时许,午餐时间到了。今年73岁的赵振华在分餐的志愿者中格外显眼。我们赶忙帮着他一起搬运餐具、打饭、分菜。

“我来这里做志愿者有12年了。”孩子们开饭后,赵振华边吃边和我们聊起来。他是海宁人,退休后加入海宁义工。12年前,赵振华和其他几名年长的志愿者就开始负责“爱心教室”的后勤保障。

在这些年长的志愿者眼里,“小候鸟”就像自己的孙子孙女——女孩子的头发乱了,就帮忙梳辫子;有孩子肚子不舒服,就上前轻轻按摩;有孩子哭闹,就抱起来安抚……“耐心是我们的法宝,皮孩子也很服管。”

孩子们的安全是赵振华最关注的事,他往往第一个来,最后一个走。有些家长有事来不及接,会晚点。赵振华就坐在教室门口的座位上,直到把最后一个孩子交到家长手上才回家。

在教室后排,我们看到不少牛奶和西瓜。“下午的时候,我们就给孩子们分发零食。这些是爱心商家孙陈飞送来的,今年一开学他就捐了5万元。”邱晔告诉我们,每年“爱心教室”筹备时,许多爱心人士和企业就会主动找到社区,踊跃捐款捐物。

看到孩子们成长,我也收获了快乐

午间休息过后,孩子们开始为结业典礼准备节目。

“长大后我就成了你,才知道那间教室,放飞的是希望,守巢的总是你……”一个带着孩子们唱歌的姑娘引起了我们的注意。她是魏玉珍,扎着马尾辫、穿着橘黄色背心。老家在安徽的她,从小学起就在“爱心教室”上课。今年刚参加完高考,她就回到“爱心教室”当志愿者。

正是在“爱心教室”,志愿者老师一眼发现了魏玉珍的唱歌天赋,“当时大家排着队上台表演节目,轮到我唱歌时,老师夸我。”魏玉珍说,后来,她多次在海宁市的歌唱比赛中获奖。

“我儿子以前性格内向,现在都会主动报名主持晚会了”“这里不仅安全有保障,还能学到知识”“回家会聊交通知识,还提醒我们骑电动车一定要戴头盔”……16时30分,我们和志愿者一起在门口等候家长,大家对“爱心教室”的感激都溢于言表。

爱是双向的。“在这里,我觉得自己年轻了很多,看到孩子们成长,我也收获了快乐。”这是60多岁的志愿者张文蔚的感受。“一周的暑期实践,我们也培养了人际交往能力和责任心。”来自中国计量大学的志愿者夏佳凝说。

让人惊喜的是,这几年,“爱心教室”渐渐走出西山社区。海宁长安镇、马桥街道及黄湾镇等地都已成功复制了“爱心教室”模式,还有安正时尚集团等海宁当地企业也开设了“小候鸟”夏令营。

“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,15年、20年以后,‘爱心教室’还在。”金美凤感慨地说。

标签: